2月17日~18日,中国科协召开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作为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辽宁省科协常委会委员参会,他表示,再次深刻感受到了科协组织在凝聚科技力量、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强大影响力。
“万钢主席的讲话让我深受触动。”孙东明向《中国科学报》表示,“他强调了对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定位,指出如今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与他们当年成长的状态大不相同。现在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这种自信来源于他们对发明创新的热爱和执着,是非常难得的状态。”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还在讲话中提到,要为青年科技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环境,包括青年创新创业活动和科技计划的强化,这让孙东明对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科研一线的研究员,孙东明深知青年科技工作人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议期间,孙东明不仅热情参加小组讨论,同时也代表基层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表达见解。
在带领团队攻克了半导体控温技术难题,相关专利估值超5000万元后,孙东明仍就保持:论文≠产品。为此,他推动成立产学研联合团队,将生物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基因芯片研发,瞄准老龄化社会的医疗需求。“国外技术领先,我们一定要加快基础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面对科研的不确定性,他坦言:“创新本就是‘沙滩挖宝石’,哪怕只有50%的成功率,也要全力以赴。” 而科协组织的平台,为他提供了与同行交流、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让他能够将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让科研真正服务于社会。
孙东明表示,自己很荣幸能够见证并参与科协的各类活动,科协的奖项更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成长被见证、被认可的机会。“虽然我本人没有拿过科协的奖项,但慢慢的变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科协的平台上脱颖而出,这让我感同身受,备受鼓舞。”
此次全委会会议上,孙东明热情参加了《中国科协2035行动计划(草案)》的讨论。“这份纲要直接决定科协组织、广大科研人员未来 10 年的工作方向,能够第一时间见证、去参加了,我感觉到很荣幸。”
他深知这份规划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表示会后将第一时间回到辽宁省科协传达并落实会议精神,希望可以将全委会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基层科研人员。
在孙东明看来,中国科协不仅是科技工作人员的“娘家”,更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协组织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科普宣传活动等,为科技工作人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同时,科协还积极为科技工作人员发声,反映他们的诉求和建议,推动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他呼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珍惜机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科研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中国科协搭建了全委会、奖项评选、政策传达等多元平台,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勇闯‘无人区’,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FEM 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具有运输容量限制条件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节能开行设计
FIE 封面文章:东南大学肖睿教授——温和条件下等离子体辅助合成氨用于储氢和储电的机理、途径及应用前景
农科院团队:植物工厂快速育种缩短水稻世代时间提高代谢多样性 Engineering
同济大学科研团队提出再生与原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统一设计理论 Engineering
FIE Research Article:澳大利亚制氢路径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和温室气体影响
FIE Mini-review:上海交大林赫教授——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利用新技术:基于双功能材料的DAC与原位转化一体化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56125794
联系人:左经理
手机:1339190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