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纵向帮扶河源市“三所学校”和县中教学成果展示与课例研修暨国家课程数字教材优秀案例展示活动顺利举行,并对在河源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字素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获奖的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春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广师大”)副校长邓文新,广东省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胡钦太,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处长赵琦,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副主任李昶,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市教育局主任督学曾民卫等出席活动。全市中小学校教师代表约700人参加活动。
据了解,2024年10月,市教育局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组织并且开展了河源市教师数字素养优秀案例征集系列活动,征集活动内容有数字赋能区域(学校)应用案例、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案例等。在案例征集活动中,我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应用案例和教学案例,共收到近500件参赛作品,经组织评审,共评选出特等奖18件、其他奖项若干件。
颁奖仪式上,杨利华代表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厅、广师大一直以来对河源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请求省教育厅一如既往在纵向帮扶、课程研修、数字教材改革等方面给予河源更多指导支持,解决困扰河源教育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河源加快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请求广师大及各位专家教授多到河源传经送宝,聚焦提升教师数字能力,着力数字赋能课堂改革,推动“三所学校”和县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他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广师大等师范院校的长期稳定合作联系,全市各中小学校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要珍惜教育机会,充分消化吸收并转化运用研讨会成果,构建素质教育新生态,一同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邓文新表示,广师大将继续秉持“以广师大所能,服务河源实际所需”的理念,紧贴河源教育实际,充分的利用广师大师范教育资源,一是资源整合与置换,探索实施教师置换计划,将河源教师外送培训,同时引入省内名师、名校长及教研员到河源进行深度共建、对接和帮扶工作。二是扩容提质,积极吸纳更多河源中小学校加入广师大教育集团,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实现品牌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三是加大投入,通过进一步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确保校地教育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与河源实现一起发展,助推河源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师大、河源市教育局主办,主要展示数字赋能区域(学校)应用案例、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案例等校地纵向帮扶优秀成果,旨在深度激发我市教师在教学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改革潜能,通过充分的利用中小学智慧平台、粤教翔云平台、“爱种子”教学模式改革等,实现教育数字资源的广泛共享与高效应用,共同努力打造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全力支持指导和广师大的关心帮助下,河源立足自身实际,充分的发挥主体作用,与广师大主动对接,广泛发动教师热情参加,推动教育纵向帮扶落实落细,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帮扶工作启动以来,一大批省、市级课题成功立项,多项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的教学实践应用案例荣获国家、省级表彰,一批适应河源本地教育实际的本土化、体系化数字教学资源完成开发并广泛利用。尤其是在2024年8月,源城区政府、广师大、市高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四方签订了《源城区高新区基础教育学校委托代管工作框架协议》,成立了广师大教育集团,进一步强化了广师大对河源县域基础教育纵向帮扶力度,有效推动河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天,朱建华一行还先后到紫金县凤安镇、紫金县蓝塘镇中心小学、东源县第四小学、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等地,进一步探索驻村帮扶工作、“爱种子”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开展情况、教育教学工作等有关情况,要求我市要结合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落实政策和经费保障,确保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要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深入推动“爱种子”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方面提升河源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56125794
联系人:左经理
手机:13391904938